别看如今的荷兰是个欧洲小国,国土面积仅有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过1800万,但在历史上曾经统治半个地球。在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荷兰海军堪称七海霸主,后来崛起的英国花费了百年时间才击败了荷兰,接掌了世界海权。进入20世纪后,荷兰海军由于实力不足,无力发展战列舰、战列巡洋舰等主力舰,只能采取沿海防御的策略,发展近海作战的岸防舰。今天给大家介绍荷兰海军的一艘岸防舰,其有着荷兰海军史上最大口径的舰炮(11英寸),这就是“七省”号装甲舰。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岸防舰这种近海作战的军舰比较吃香,吃水浅、装甲厚、主炮口径大,近海作战有相当的威力。欧洲不少国家都建造过,包括英国、德国这样的列强,至于小国更喜欢,因为岸防舰性价比高,瑞典、芬兰造过不少,荷兰也造了好几艘。“七省”号装甲舰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建造的,该舰配备2门11英寸主炮,属于威力强大的火炮,当时主流战列舰不过配备12英寸主炮。不过当该舰于1910年服役时,海洋已经是无畏舰的天下了。 “七省”号在设计之初,荷兰海军曾经想为其配备2座双联装11英寸主炮,只不过由于经费有限,最终只能采用2座单装11英寸主炮。虽然“七省”号主炮数量太少,但毕竟是荷兰海军唯一装备了口径达到无畏舰级别火炮的舰船配资官方,之前荷兰海军的海防舰主炮口径只有9.4英寸(也是单装火炮)。
“七省”号装甲舰主要性能:舰长101.5米,宽17米,吃水6.15米,主炮塔正面装甲厚249毫米,指挥塔装甲厚203毫米,舷侧装甲带厚150毫米,甲板装甲厚51毫米,标准排水量6530吨。动力为2台蒸汽轮机,8500马力,双轴,航速16节配资官方,续航力5000海里/10节。配备2门283毫米/45倍径主炮,单装,各有一座主炮塔在舰首尾布置。另有4门150毫米副炮,10门75毫米副炮和4门37毫米速射炮。 从性能数据看,“七省”号的装甲防护还可以,但主炮数量太少,航速又慢,遇到敌方的前无畏舰/装甲巡洋舰胜算并不大。不过在特定海域(如波罗的海沿岸),用途还是蛮大的,其装甲可以提供对中小口径火炮的防御能力,而足够数量的掩护舰艇可以阻止驱逐舰队对其进行雷击。
该舰服役后不久就被调往亚洲,之后长期部署在东印度群岛,并在1920年担任荷属东印度群岛分舰队旗舰。上世纪20~30年代,“七省”号经过现代化改造,主要是火控系统得到加强。1933年因为荷兰海军强行削减全舰官兵薪资引发兵变,当时处于世界经济危机,荷兰经济本就在衰退,这下更是雪上加霜了。虽然后来兵变被镇压下去,但荷兰海军对这艘装甲舰还是恶意满满,决定将其退役,1936年“七省”号退役并被改为训练舰。 1936~1937年,“七省”号在泗水海军船厂进行改造,8个锅炉被拆掉5个,剩下的3个改为燃油,烟囱合并成一个并且拆除后桅杆。武器配备上,去掉大部分的150毫米副炮和75毫米副炮,安装了6门40毫米高射炮和3座双联装12.7毫米高射机枪。另外,舰名也改为“苏腊巴亚”号。“七省”号在荷兰海军中是一个光荣的名字,熟悉欧洲近代海战史的网友都知道17世纪荷兰的“七省”号风帆战列舰,它是荷兰战神——德·鲁伊特(海军上将)的旗舰,为荷兰海上霸权立下不朽功勋!“七省”号既然发生过兵变,就不能再用这个舰名了。
1941年12月,盟军担心葡属帝汶可能会被日本用作向澳大利亚发动进攻的战略基地,因此澳大利亚和荷兰派出军队在葡属帝汶殖民地首府帝力登陆,尽管葡萄牙在二战期间保持官方中立。当时荷兰派出了“苏腊巴亚”号参与军事行动,在“苏腊巴亚”号的283毫米主炮面前,葡萄牙人一枪未发就屈服了。不过这并不能阻止日本的侵略战争,1942年2月20日晚,日本发动了对该岛的入侵,占领了葡属帝汶和荷兰控制的该岛西部。 为了防范日军的进攻,“苏腊巴亚”号被用作泗水海军基地的浮动炮台。1942年2月18日日军空袭泗水,“苏腊巴亚”号被一颗从一式轰炸机投下的炸弹命中,然后坐沉于港口。后来日军打捞起来,作为浮动炮台和基地设施使用,太平洋战争后期遭到盟军轰炸而被凿沉。
嘉正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